没想到这沈砚的能力,比预期的还要高。
“还有工匠的吃住行。”
沈砚没注意林川的表情,继续说道,“工坊建成后,几百名工匠要落脚,县里可以在河畔建工匠营,盖土屋,给工匠们居住。工匠营边还要设市集,让农户摆摊卖菜、卖粮,工匠不用出营就能买到东西,农户也多了收入。”
“要是工坊需要其他材料,比如铁器的淬火用油、打磨的砂石呢?”南宫珏忍不住问道。
“县里已统计过,津源有十二家榨油坊、八家砂石场,下官可以让他们跟工坊签长期供契,油价、砂价比市价低一成,但工坊必须优先采购。要是哪家供不上货,县衙就取消他们的供契。这样就能确保材料供应稳定,价格也实惠。”
林川盯着被沈砚标注得密密麻麻的图纸,笑了起来:“沈知县,你这是把整个津源的资源,都给串起来了啊?”
“县伯说的是。”
沈砚躬身道,“工坊若能建在津源,是津源的福气。下官做这些,一是帮工坊省成本,二是希望县伯筹建的工坊,能让县里的百姓也都跟着讨生活……矿工、木工、烧窑、农户,越多的人能靠工坊吃饭,津源的民生才能好起来……”
他一口气说完,便静静等着林川的反应。
林川和南宫珏对视一眼,两人哈哈大笑起来。
沈砚愣了愣,不知道两人为何发笑。
他下意识地看了眼破了洞的布鞋,迟疑着问道:“县伯,可是下官哪里说得不对?还是……”?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