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五中文 > 历史小说 > 天唐锦绣 >
        第二一四三章羡慕嫉妒

        君臣二人言谈甚欢,房玄龄向李承乾解释《辞海》之包容万物、浩瀚博大,李承乾则连连颔首感叹,对此予以肯定:“二郎著有《数学》《物理》等书籍,如今不仅国子监奉为圭臬、引为教案,即便县学、乡学也都有所教授,自然科学由此而生,称一句‘宗师’亦不为过。房相先有《字典》再有《辞海》,汝父子之成就必将显耀千古,令人赞叹艳羡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房玄龄捋着胡子笑呵呵道:“陛下谬赞了,世间惊才绝艳、融贯古今者比比皆是,只不过犬子不务正业、精擅于钱帛之道,累积下一些家业,这才能够支撑起如此鸿篇巨著之编纂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著书立说这四字看似简单,实则不仅需要倾世之才华,更需要富足之钱帛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年头信息交流困难,且各个学派敝帚自珍,想要编纂一部书籍就得满天下的收集、购买、交换各种资料,再加上人吃马嚼、笔墨纸砚、运输保存……仅只是将浩如烟海的资料汇集一处,便需要海量的金钱供应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古今修史,皆以国家发起,且若非盛世之时国帑充足,即便是帝王也难以为继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今,房家却能以一家之力连续编纂多部书籍,其家之豪富可见一斑……

        李承乾摇摇头,道:“房相不必担忧,我纵使容不得他人,又岂能容不得二郎?况且二郎所积之家资非是钟鸣鼎食、豪奢享受,而是用于慈善、著书、助学此等利国利民之事,当为天下楷模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两人相互吹捧,房俊在一旁却是如坐针毡,唯恐陛下发现书架之上那些房玄龄平素写下的手稿。

        其中各种政治经济学说,几乎都与君主集权之制度相悖,简直就是大逆不道,一旦被李承乾发现,怕是就得当场翻脸……

        然而越怕什么、越来什么,李承乾谈兴正浓,忽而起身踱步至书架前,目光在堆积的文稿上来回巡视,赞叹道:“听房相所言,《辞海》之编纂工程浩大、细节繁琐,想必定搜集了不少孤本古籍以为佐证吧?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