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一四六章战略奇才
刘洎看向李勣,见后者一副漠不关心、不以为意的态度,心底默默叹了口气。虽然文武之争如火如荼,但刘洎自认为是站在国家层面来反对这场战争,并无过错。
国家若是被军方所把持,动辄开启战端,岂是长久之计?
有些仗可打可不打,有些仗尽可能不要打……但当国家被军队所把持,则所有的仗都不得不打。
毕竟只要想打,总是能寻到开战的理由……
可是对国家有什么益处呢?
如今的大唐国力蒸蒸日上,即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盛世,正该趁此机会专注于内政,一边兴修水利设施筑桥铺路、一边大力发展工商,奠定万世不拔之基业。
一天到晚的打仗,迟早将国库耗干。
御书房内的气氛略显紧张。
房俊放下茶杯,看了眼李承乾的神色,想了想,道:“我知中书令以及各位宰相的心思,无外乎当致力于内政之发展,与陛下共创千古未有之盛世……但是诸位也该知道‘过犹不及’的道理,即便是一件好事也常常伴随着危机,发展内政固然重要,却也不能因此丢掉尚武之风。所谓‘匹夫无罪怀璧其罪’,当大唐越来越兴盛、越来越富有,周边那些豺狼虎豹必然虎视眈眈,试图扑上来狠狠咬一口血肉。”
他环视众人,语气铿锵:“如今坐视番邦蛮夷积聚力量,他日兴兵犯境之时就要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力气去抵御外侮、保卫来之不易的盛世。与其如此,何如今日便将贼寇荡平、一劳永逸?”
最后,他沉声道:“战争会带来伤亡,会拖累国家发展,会衍生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……普天之下、由古至今,何曾有过什么岁月安好?只是一直有人在负重前行而已!既然早早晚晚都要打仗,都要遭受攻讦、谩骂,那就让我们这一代人挺起脊梁做出奉献,将该打的仗全部都打完,给子孙后世留下一个安定繁荣、四夷臣服的煌煌盛世!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