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五中文 > 历史小说 > 天唐锦绣 >
        李勣叹了口气,道:“若有一日真蜡统一半岛,则如当初之高句丽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隋炀帝、太宗皇帝先后倾举国之力征伐高句丽,当真如同民间所言那般只是因为好大喜功、欲建千古功业吗?

        这方面的原因当然有,但更多还是意识到了统一、发展的高句丽对于帝国东北边疆的巨大威胁。与其任其发展、将来不可避免的开战,还不如先发制人,防范于未然之中。

        今日之中南半岛,一如当初之辽东。

        马周道:“可即便摧毁真蜡,其地广袤、河川纵横,总不能屯驻数十万大军加以治理吧?帝国受不得那般消耗。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,一旦大军撤退,那些余孽便会从山里跑出来再度兴风作浪,难道还能一次又一次前去剿灭?”

        帝国发展迅速、国力蒸蒸日上,可一旦被一场规模浩大、旷日持久的战争拖住,极有可能陷入不可自拔的泥潭,当下大好局面毁于一旦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文官集团一而再的阻止军方不断开战,并非全无道理。

        兵者,国之大事、死生之地,不可不察也……

        房俊用手指在舆图之上中南半岛之南部沿海几个地方一一点过,说道:“雉棍、吞武里、三岗……这几处地方皆处于大河出海口,地域宽广、地势平坦,可分别修建海港进驻水师,再扩建城池予以治理,便可以牢牢钉在半岛之上,大唐军队随时随地都可顺利北上、无可阻挡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当说到“扩建城池、修建海港”之时,他看向李承乾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